連日來,無錫持續(xù)高溫,中鐵十四局承建的錫宜城際S2線馬山站施工現(xiàn)場一片火熱。焊工趙師傅與數(shù)百名建設者堅守崗位,錯峰施工,用汗水和匠心“縫合”城市地下脈絡,為打造“軌道上的無錫”加速沖刺。
馬山站為錫宜S2線第7座車站,車站兩端為單洞雙線盾構區(qū)間,需為盾構機始發(fā)提供場地和條件。其中,中鐵十四局負責的穿湖段盾構區(qū)間,單線長度7.6公里,是國內首條穿太湖大直徑盾構隧道。
清晨6點,天剛蒙蒙亮,接受完班前教育,趙師傅已穿戴好防護裝備,手中的焊槍迸發(fā)出刺眼的藍光。在地連墻施工階段,每天都有人均近千個焊點等待他與工友們的“雕琢”。
“焊接不是簡單的‘點一下’,而是要把鋼筋牢牢‘咬’在一起。”趙師傅說,焊槍噴出高溫火焰,炙熱的火花四濺,他的護目鏡上很快蒙上一層煙塵。但他手上的動作絲毫未停,焊點一個接一個,精準而均勻。
六年的電焊經驗,讓趙師傅對這份工作駕輕就熟。但即便如此,他依然不敢有絲毫馬虎?!暗剡B墻是車站的‘骨架’,焊點不牢,整個工程的安全都會受影響?!?/p>
夏季炎熱天氣更對焊接工藝提出考驗?!颁摻畹臒崂思由咸鞖獾膼灍?,衣服濕了又干,干了又濕,干完活衣服都能擰出水呢?!壁w師傅說話時,汗水順著安全帽的系帶滑落,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,后背結出一層鹽霜,但手中的焊槍始終穩(wěn)如磐石。
焊接不僅是體力活,更是技術活。蹲跪在鋼筋網格間,趙師傅需保持同一姿勢數(shù)小時,手腕發(fā)力均勻,讓焊痕如魚鱗般均勻鋪展?!澳憧催@焊縫,得像繡花一樣細膩?!彼钢粭l完美的弧形焊疤,語氣里透著自豪。
午休時,趙師傅喜歡靠在鋼筋籠附近,聽風聲穿過網格的嗡鳴?!昂傅煤玫幕\子,聲音清脆;要是哪里有虛焊,聲音就發(fā)悶?!边@份經驗,是他多年焊工生涯的積累。
去年冬天,他在例行檢查時發(fā)現(xiàn)一處隱蔽的焊接缺陷,當即組織返工,及時消除了隱患?!拔覀兒附拥牟恢皇卿摻?,更是乘客未來的安全。”為了確保質量,他和工友們嚴格執(zhí)行“焊工自檢、班組互檢、質檢專檢”的制度,確保每幅地連墻焊接合格率始終保持在100%。
傍晚收工,趙師傅常會站在已完成的地連墻旁,望著整齊排列的鋼筋籠,看看自己的勞動成果。“等地鐵通車那天,我要帶著孩子來坐一趟,告訴他:‘這站臺的墻,爸爸焊過’。”
焊花飛舞中,趙師傅和工友們用高溫“縫合”城市的地下脈絡。他們的堅守,是高質量建設精品工程,助力錫宜S2線早日通車的堅強保障,更是“精益求精、筑夢錫宜”的最好詮釋。
未來,錫宜S2線將“兩進兩出”穿太湖水域,有效改善錫宜通勤距離遠、時間長的現(xiàn)狀,以軌道交通一體化助力打造錫宜“半小時通勤圈”,助推無錫加速融入國家“長三角一體化”發(fā)展快車道。(胡安江)